一是重大专项进一步强化高水平创新供给。重大专项加速突破和转化应用。首架国产大型客机C919交付试飞,运20大型运输机正式列装空军。国产12寸设备加工晶圆产品突破一千万片次;我国主导推动的Polar码被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采纳为5G增强移动宽带控制信道标准方案,5G无线和网络主要关键技术通过验证;大型数控旋压机、大口径非球面车磨复合机床的成功研制填补国内空白;国内首套精细控压钻井成套工艺装备投入应用;高温气冷堆首台金属堆内构件完成吊装;太湖“湖泛”预警系统发挥实效;抗黄萎病转基因棉花品种培育取得重要突破;长效注射抗艾滋病药物艾博卫泰、活病毒疫苗、寨卡病毒诊断试剂研制成功。“十二五”民口重大专项中央财政投入769亿元,带动企业地方投入1080亿元,直接带动新增产值1.42万亿元,实缴税金总额1300亿元,获zhuanli授权1.1万项,技术标准8478项,凝聚了24余万科研大军。
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点加速形成。研制高寒抗风沙、混合动力、永磁牵引系统高速列车,年产能超过350列。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,2016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到50万辆,同比增长60%以上;三元材料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达到220瓦时/公斤,驱动电机比功率达到3.3千瓦/公斤,电力电子关键技术和网联车控制系统进入国际市场。“十城万盏”工程推广应用LED灯2400余万盏,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LED照明产品生产基地。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、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、±32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等关键技术领跑世界。“京沪干线”广域量子通信骨干网络工程全线开通。生物基材料快速发展,关键技术不断突破。
三是科技支撑产业升级和重大工程取得新成效。超超临界二次再热1000MW发电机组发电煤耗255.29g/kW·h,再创燃煤发电效率新纪录。首套高速齿轮传动系统成功应用于350km/h高铁。攻克港珠澳大桥设计、制造、安装等关键技术,建成世界难度最大的跨海集群工程。国产掘进装备突破大于12米盾构技术并实现工程化应用,国内市场占有率80%并实现批量出口。“数控一代”、制造业信息化等应用示范工程深入实施,研制专用数控系统及相关设备350余种,推广应用22.3万台套。